('
汤子苓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街对面十来个壮汉来来回回在店铺前巡视的画面,然后像是新闻镜头回放一般,病号爆满的医院、冻僵的尸身、摸黑拔草的沧桑背影、拖家带口投靠亲戚的尴尬……一一在脑海中闪现。
下意识捂住因恐慌而抽痛的心脏,汤子苓抬起头看向元松的眼睛:“我想试试,不止为了陪你,也是为了我自己。”他无法容忍自己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挣扎努力之后,有朝一日再次沦落到如噩梦般让他不敢回想的处境中的可能。那种无力,他宁愿死也不想再经历一回。
元松似乎一点都不意外汤子苓的选择,他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说了声“好”,就把书递给了汤子苓,“你先看一遍,然后说说你的理解。我这些年断断续续不知道翻看多少遍了,一些理解早已定型,我怕先说出来会影响到你。”
汤子苓接过后开始翻看。他原以为会是晦涩难懂的繁体古文,没想到翻开后发现,一页页的多是画技略显粗糙的图画,只有少数几处标注了小字。
用了半个多小时慢慢翻看完之后,汤子苓叹了口气,对躺在一边静静等待的元松说:“光凭图和少量文字,好些地方确实模棱两可,不好理解。”到底是元松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他不好说得太直白——要是元松没提前跟他说这书的来历,他恐怕会觉得这是哪个土豪爸爸给画技不太好的孩子自费出的三流画册!要说亮点……应该是想象还算丰富吧!
“画技确实太捉急了。”演示动作的小人儿手脚都是一条棍儿,手肘、膝盖都没有,别说具体该弯出多少度角了,连要不要弯都看不出来,元松很多次都怀疑他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前辈”练出岔子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些动作压根儿就理解错了。
汤子苓看得直挠头,“练错了可是要命的,很多地方又没有详细的文字注释,真是说不准。”
还以为能逆天改命,结果人还没飘起来就被锤入了谷底,汤子苓心里有些烦躁,下意识快速翻动着书册。
“诶?”一旁的元松突然坐了起来,从汤子苓手中拿过书册,快速翻动着对他说,“看,动起来了。”
汤子苓侧头看去,还真是!只是书册纸质太过柔软,快速翻动起来不够顺畅,动作看起来也不是很连贯。“宠物店不是有复印机扫描仪吗?咱们可以先把书册做成翻页动画,然后再慢慢研究具体动作。”
“是个好办法!”
两人起身,准备回去。
汤子苓这才想起他们在这个不到十平米的小石室里待了有一个多小时了,不仅没有丝毫憋闷之感,甚至坐着不动都没感觉到冷。他忍不住感叹,“或许农村修筑群居地下住宅的决策更好,要是温差的问题长期存在,甚至越来越严重,明显地下更适合生存。”
“变化太突然了,估计国家也在摸索阶段,要是事实证明确实是地下住宅更适合生存,想必政府以后会采取措施促使留在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迁移……”
两人在狭窄的甬道中边走边聊,不多会儿就进入了地下室。
“这儿是壁炉。”元松变魔术似的又开了一扇门,里面除了壁炉口外,左右是两间堆满了切割成小块儿的柴室。“这些木材大多数是翻修宅子时用剩下的,还有每年家里都会定期给院儿里的树剪枝叶,晒干后都锯成小段存在这里了。”
元松说着,给壁炉引燃了火,填了些耐烧的柴进去后,同汤子苓一起出了地下室。“烟道会经过书房,待会儿这里就暖和了……走,去把复印机搬过来。”
到了前院宠物店,隔着门都能听到呜呜的低吼声,两人开门往外一看,原来是从仓库借的“门卫”来了!还借一送一,一次来了俩,正在雪堆里翻滚着抢之前元松放在狗屋里的磨牙骨头呢。
汤子苓回宠物店库房多拿了个磨牙骨头出来,“嘿”一声扔过去,被摇着尾巴的褐色土狗一口接住了。
元松更是热情,一只给喂了一个罐头,轻轻摸着它们的狗头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回来。
把复印机搬到书房时,屋里已经明显能感觉到温暖了。
元松忙活着复印书册的时候,汤子苓去小客厅做早饭。刚刚要不是看了手机上的时间,他都不敢相信已经快清晨六点了,感觉啥都还没干呢,后半夜就过去了。
午夜时刚包了饺子,早饭做起来方便的很,一人煮了一碗,再调个蘸碟就齐活了。
“先吃饭,填饱了肚子再慢慢弄。”
“来咯~”元松脚步轻快地从书房出来,顺手开了电视,才端碗吃饭。
近一周雪下下来,对好些地方的人而言,带来的影响可不仅仅是积雪问题。这几天新闻一直在关注连续大雪造成的影响,看到别的地方有压塌了房屋的,有冻坏了管道线路的,还有让人不忍触及但却无法忽视的人员伤亡……相比较而言,家里当真是幸运——冷是冷了些,但好歹有电用,有煤烧,还能吃上热乎饭。
“国家果然是早做好了规划。”看着新闻里说国家正式下达“城镇居民就近向集聚性地下住宅区搬迁的有关政策”,汤子苓顿时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我有同学说住进去后发现房型偏小,但按户限购,就算入住率不到一半也不许人多买,看样子是早做好附近城镇居民入住的计划了。”
“下一步就有可能是基础设施不够好的县城了。”元松一心二用地听着新闻,眼睛却盯着手上吵成一锅粥的网友讨论,“好多人已经敏感意识到了政策方向,又开始纠结要不要迁往农村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