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杨锐就挂上了电话,果断的拔掉了电话线。
黄茂瞪着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望着杨锐。
杨锐耸耸肩,指指厚册子,道:“这位可比本子里的人都大牌。”
“那……怎么办呢?”黄茂也无奈了:“实在不行,咱们都给安排上?”
“开什么玩笑,要是出了问题,你这就是人间罕有的大屠杀了。”杨锐一言否决。所谓人命关天,他虽然知道西地那非是没问题的,保不齐中间有什么漏洞呢?
身为学者,做二期临床做出上万人的规模,就算成功了,那也是笑话。
“这个也不行的话,咱们同步申请省药准字吧。”黄茂来找杨锐前,早就是想好了。
……
第1514章 限级
省卫准字需要通过的,就是国内的药品申请规范了。
在99年以前,中国是没有国药准字的,药品的审批权力,掌握在省级药品主管单位的手里。
其通过难度,与为人诟病的FDA相比,就像是打苍蝇和打老虎一样。
别说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了,就是到90年,如宁夏这样的省和自治区,总共有几个医学博士、化学博士和生物学博士?
连相应水平的博士生都没有,丢一个药品出去,有几个本科生能搞得明白其中的药动力学?更不用说,是没有双盲的临床实验协助判断的情况下,原本是需要更多更多更多更多的专业知识——其实也不够。天才博士生毕业10年,成为名校终身教授的,也不敢说自己有这样的判断力。
最后,药品能不能通过,是否能拿到省卫准字,就只是官僚性的判断了。
在90年代,中国其实也没培养出几个合格的技术官僚,反正都是看脸,也就无所谓内涵了。
当然,官僚性的标准,不见得就比学术标准更容易,不过,考虑到每年发出的省卫准字数量那么多,杨锐的药品要想通过,哪怕是比较严格的京卫准字,也是相当容易的。
杨锐唯一有些犹豫:“这可是新药,出事了,比律博定的问题还要大。”
省卫准字通过最多的是中成药,且多是验方,也就是历史证明没事儿的药,也算是通过了人民群众的临床实验,只是数据没汇总,死亡率容易控制,副作用难以联系罢了。
相比之下,吃过纯新药西地那非的,总计不过数百人。
黄茂道:“我们完全按照规矩走……再者,我看这个药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这是能看出来的吗?”杨锐撇嘴。
“要是没有偷药的事,咱们二期临床也做的挺顺利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唯一的副作用,现在也证明,不算是坏事。”黄茂顿了一下,又笑道:“正好它降血压的效果也不明显,几乎没有副作用了。”', '')